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短视频“打卡”地方小吃时,安庆师范大学明升体育(中国区)官方网站
“乡土觅珍”实践团队却背起行囊,循着米香、卤味与菌菇的气息,去记录那些尚未被镜头捕捉的“老手艺”。6月28日至6月30日,“乡土觅珍”团队成员分别去往安徽阜阳、江西南昌、河北平泉三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聚焦当地特色风味,探究阜阳卷膜、南昌水煮、平泉蘑菇酱的制作技艺与传承现势。

阜阳卷膜:一张米皮的连锁突围
6月28日,团队成员来到阜阳,阜阳老城区“王家卷膜”门口正排起长队。62岁的王师傅把前一晚泡好的本地大米磨成米浆,舀一勺倒入圆形铁盘,入锅沸水一蒸,60秒后米皮成形——薄如宣纸却韧性十足。绿豆芽、面筋、芝麻酱、祖传比例调制的辣油依次铺开,卷而食之,满口留香。
“以前只在阜阳卖,现在全省开了37家分店,米皮还是当天现做。”王师傅说。实践团队测算,王家卷膜日均售出6000卷,带动本地大米、芝麻、辣椒等原辅料年销售额超800万元。队员们把连锁店的操作手册、冷链数据完整采集,准备带回学校做供应链优化模型。
南昌水煮:一锅老汤的“网红”实验
6月29日傍晚,南昌珠宝街“李记水煮”红灯高挂。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师傅把卤好的藕片、豆泡倒入翻滚的骨汤,20余味香料在锅里沉浮,最后撒葱花、小米辣,辣香扑鼻。
“汤底用牛骨、鸡架熬6小时,辣而不燥。”李师傅透露,2024年起他与本地MCN机构合作,把制作过程拍成15秒短视频,半年涨粉120万,线上订单占比从5%飙升至38%。团队调研发现,南昌网红城市形象及水煮独特的制作工艺正助力其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水煮在扬长避短的发展之路中熠熠生辉。
平泉蘑菇酱:一瓶山野味的工业化进阶
6月30日,团队成员来到河北平泉森源蘑菇酱厂,传送带上,清洗后的野生榛蘑、滑子蘑被切成均匀颗粒,与大豆油、豆瓣酱一起落入熬制锅,120℃恒温翻滚。选用本地山林产出的优质蘑菇,配以大豆油、豆瓣酱等佐料,从挑好、清洗到晒干、切碎,接着到熬制的火候以及调料的配比,各环节均设有严格标准,蘑菇酱的鲜香十分醇厚,可拿来拌饭、炒菜,较少添加剂凸显健康,博得大众喜爱。企业已与海底捞、吉野家等餐饮品牌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直接带动2000余户菇农增收,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转型升级中的平泉蘑菇酱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天的调研活动圆满结束。下一步,实践团队将把调研资料系统编纂为《非遗食品活化手册》,面向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开放共享,以期构建非遗食品活态传承的长效机制,让传统饮食文化真正融入当代生活。从市井街巷的烟火气息到数字经济的产业浪潮,三款非遗食品的现代化转型征程仍在继续。
在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考察活动中,团队系统记录了三地特色美食制作技艺的核心细节,全面收集了地方特产产业发展现状的相关数据。这些调研成果为推动非遗食品传承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有益参考。团队致力于通过专业梳理,使承载地方文化基因的风味美食在守正创新中持续焕发活力,为地方饮食文化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撰稿、摄影:张金阳、孙芮;审核:刘燕杰)